2017年7月18日 星期二

[書摘]《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Charles Duhigg查爾斯·杜希格(鍾玉玨、許恬寧 譯)

《The Power of Habit》@Charles Duhigg查爾斯·杜希格(鍾玉玨、許恬寧 譯)

大塊文化 201210初版一刷/201211初版三刷

(節錄自 4 <核心習慣 哪些習慣最重要?>)

以過去十年來針對運動如何影響每日慣性行為的多項研究為例,人們開始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後,儘管只是一週一次,也能改變其他多項不相關、無交集的生活模式,而且改變是潛移默化、不知不覺的。有運動習慣的人通常吃得較健康,工作產能也高。他們不常抽菸,對於同仁與家人較有耐心。他們較少刷信用卡,也比較沒有壓力。雖然不是百分之百清楚箇中原因,但是多數人認為,運動是核心習慣,可以帶動廣泛而全面的改變。羅德島大學研究員詹姆斯·普洛夏斯卡(James Prochaska)說:「運動會擴散或延伸,讓人能更輕鬆地培養其他好習慣。」

2017年7月16日 星期日

[心得]遺忘‧記憶‧重生─第六屆青年人權體驗營

首先,感謝景美人權園區用心規劃青年人權體驗營,尤其前導課程,我收穫良多!

這趟綠島人權主題深度之旅令我最心驚、震懾的是,若把我拋入白色恐怖的脈絡下,我肯定會被抓,我是標準的政治犯、思想犯、叛亂犯,我參加社會運動、我參加讀書會讀馬克思、我常講執政黨的壞話…,如果國家因此抓我,我將對我的國家有恨,對我所為無怨無悔。

在我認識白色恐怖這段歷史的過程中,有些人生疑惑終於獲得解答。

「在臺灣,最博學多聞、有理想抱負、具獨立思考力的那群人,在白色恐怖時期被消滅殆盡了!」

原來,這就是我們世代對立如此嚴重的原因之一,因為當年,剩下來的人都是聽話的、乖的、盲從的、相信權威、被黨國教育洗腦的人(雖然這樣講我們的長輩我很罪惡,但這是合理的推斷),「政治是骯髒的,不要碰,碰了也不會更好,什麼也不會改變」這種對政治悲觀消極的想法,就是這個時期的遺毒,如果父母用這種話繼續教育下一代,一代傳一代,還以為完全不管政治是最上策,臺灣當然不會好。

白色恐怖洗腦教育的影響是全面且深遠的,曾經,我告訴父母,「政治人物就是希望人民以為政治很髒,大家遠離政治,對政治冷感,他們就可以胡作非為」、「政治與每一個人都有關,你不管政治,政治也會來管你,舉例來說,我們每天吃的食物、呼吸的空氣,我們渴望的食品安全、零空汙,就和政治有關」等等……可是,我父親寧可每天看電視新聞邊看邊罵,也不希望我去社運現場。

以前,我總是把父母的行為歸咎於個人的保守,我發現,認識白色恐怖,是理解父母的一條路徑,也是瞭解自己的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