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羞子》Dumb Men 胡三壽HU Sanshou 2018 中國 86min彩色 DCP 世界首映
官方劇情簡介:創作於「民間記憶計畫」之中。在秦嶺山坳的老家,人們習慣將靦腆、不善言辭的人稱為「偷羞子」。一個院子,祖孫三代,都沿襲著「偷羞子」的基因,矛盾之結來自於若無其事的沉悶,導演試圖打開窩藏在家族「偷羞子」下的真實內心;然而,記憶不可磨滅,苦難彷彿幽靈遊蕩在院落之中,一切都是歲月的共謀。
2018/05/07 18:10 @光點華山2廳
在當天下午四五點時,我才開始認真選片,由於當天也已經過了一半XD,剩沒幾部可選(當天才發現《日常對話》、《地厚天高》售完!我有點驚訝...),就跳躍式地閱讀簡介,希望進影院前知道越少資訊越好,然後,因為以上關鍵字,對應到我近日在思考的問題,就選了這部片名有點令人摸不著頭緒的片。
宜然自德
Be Flexible. Live and let live. 自我是一個流動且不斷改變的東西,我書寫僅為了見證過去的我存在。
2018年5月8日 星期二
2017年12月3日 星期日
[書摘]《薛西弗斯的神話》@Albert Camus卡繆(沈台訓 譯)
《Le mythe de sisyphe》@Albert Camus卡繆(沈台訓 譯)
商周出版 20150707初版
(節錄自 荒謬的推理<荒謬的高牆>)
的確,我究竟可以對什麼事物或人說出:「我知道!」我可以感覺到我的心臟,所以我判斷它是存在的。我可以觸摸到這個世界,所以我判斷它是存在的。我所有的知識就到此為止了,其餘的都來自建構。而如果我想要掌握這個我確信存在的自我,如果我試圖去界定它與概括它,那麼它不過如同從指縫落下的水滴。我可以畫出一張張它所呈現的面貌,以及一切人們所賦予它的面貌,比如教育、出身、熱情或沉默、高尚或卑劣。但我們無法添加面貌。屬於我的這一顆心,對我來說永遠難以界定。我對於自己存在的確定性,與我試圖用來證明那個確定性的內容,兩者之間的鴻溝永遠無法填平。我將永遠是我自己的陌生人。在心理學上,如同在邏輯上,存在某些事實,卻毫無真理可言。蘇格拉底說「認識你自己」,其價值等同於在告解室中的「明德行善」。這些說法透露出鄉愁的同時,也流露出無知。它們都是徒勞的遊戲,即便談論的是重大的生命主題。它們是合理的只在於它們看起來是相近的。
商周出版 20150707初版
(節錄自 荒謬的推理<荒謬的高牆>)
2017年7月18日 星期二
[書摘]《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Charles Duhigg查爾斯·杜希格(鍾玉玨、許恬寧 譯)
《The Power of Habit》@Charles Duhigg查爾斯·杜希格(鍾玉玨、許恬寧 譯)
大塊文化 201210初版一刷/201211初版三刷
(節錄自 4 <核心習慣 哪些習慣最重要?>)
以過去十年來針對運動如何影響每日慣性行為的多項研究為例,人們開始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後,儘管只是一週一次,也能改變其他多項不相關、無交集的生活模式,而且改變是潛移默化、不知不覺的。有運動習慣的人通常吃得較健康,工作產能也高。他們不常抽菸,對於同仁與家人較有耐心。他們較少刷信用卡,也比較沒有壓力。雖然不是百分之百清楚箇中原因,但是多數人認為,運動是核心習慣,可以帶動廣泛而全面的改變。羅德島大學研究員詹姆斯·普洛夏斯卡(James Prochaska)說:「運動會擴散或延伸,讓人能更輕鬆地培養其他好習慣。」
大塊文化 201210初版一刷/201211初版三刷
(節錄自 4 <核心習慣 哪些習慣最重要?>)
以過去十年來針對運動如何影響每日慣性行為的多項研究為例,人們開始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後,儘管只是一週一次,也能改變其他多項不相關、無交集的生活模式,而且改變是潛移默化、不知不覺的。有運動習慣的人通常吃得較健康,工作產能也高。他們不常抽菸,對於同仁與家人較有耐心。他們較少刷信用卡,也比較沒有壓力。雖然不是百分之百清楚箇中原因,但是多數人認為,運動是核心習慣,可以帶動廣泛而全面的改變。羅德島大學研究員詹姆斯·普洛夏斯卡(James Prochaska)說:「運動會擴散或延伸,讓人能更輕鬆地培養其他好習慣。」
2017年7月16日 星期日
[心得]遺忘‧記憶‧重生─第六屆青年人權體驗營
首先,感謝景美人權園區用心規劃青年人權體驗營,尤其前導課程,我收穫良多!
這趟綠島人權主題深度之旅令我最心驚、震懾的是,若把我拋入白色恐怖的脈絡下,我肯定會被抓,我是標準的政治犯、思想犯、叛亂犯,我參加社會運動、我參加讀書會讀馬克思、我常講執政黨的壞話…,如果國家因此抓我,我將對我的國家有恨,對我所為無怨無悔。
在我認識白色恐怖這段歷史的過程中,有些人生疑惑終於獲得解答。
「在臺灣,最博學多聞、有理想抱負、具獨立思考力的那群人,在白色恐怖時期被消滅殆盡了!」
原來,這就是我們世代對立如此嚴重的原因之一,因為當年,剩下來的人都是聽話的、乖的、盲從的、相信權威、被黨國教育洗腦的人(雖然這樣講我們的長輩我很罪惡,但這是合理的推斷),「政治是骯髒的,不要碰,碰了也不會更好,什麼也不會改變」這種對政治悲觀消極的想法,就是這個時期的遺毒,如果父母用這種話繼續教育下一代,一代傳一代,還以為完全不管政治是最上策,臺灣當然不會好。
白色恐怖洗腦教育的影響是全面且深遠的,曾經,我告訴父母,「政治人物就是希望人民以為政治很髒,大家遠離政治,對政治冷感,他們就可以胡作非為」、「政治與每一個人都有關,你不管政治,政治也會來管你,舉例來說,我們每天吃的食物、呼吸的空氣,我們渴望的食品安全、零空汙,就和政治有關」等等……可是,我父親寧可每天看電視新聞邊看邊罵,也不希望我去社運現場。
以前,我總是把父母的行為歸咎於個人的保守,我發現,認識白色恐怖,是理解父母的一條路徑,也是瞭解自己的一扇窗。
2017年5月23日 星期二
[節錄]我閱讀,因為讀書救過我的靈魂
原文出處:https://bookzone.cwgv.com.tw/topic/details/207
★想知道自己有沒有安全感?打開你家的冰箱就知道了,如果屯積過量的食物,就表示需要重新調整安全感不足的心態。
★對我來說,書就是必需品。讀書的最高境界為丟書、無書,因為放眼望去天地間無一不是無字之書。然而丟書無書,如此境界必須歷經幾生幾世的努力才能夠到達。
★書寫是為了分享,只閱讀而不整理以及與人分享,我深覺是一種罪惡。書寫是閱讀的完成。
★我一天至少讀一本書,最多的時候,一天可以讀到五本,這還不是紀錄,據我所知,有人可以一天讀二十本。當閱讀累積到一定的量,一本書屬不屬於你,通常翻讀幾頁就知道,你也很快能夠辨認出每一本書的特點,找到自己之所需。閱讀就是如此,當你讀得夠多,便理解得愈快;理解得愈快,又讀得更多,並且與原來的知識系統連結。不過小說除外,它需要一段不被干擾的時間,最適合在飛機上閱讀。
★一個人為什麼對閱讀如此執著、如此拚命?
理由很簡單,因為讀書曾經救過我的命。
★有一天,我讀到赫曼赫塞的《車輪下》,這本書救了我。赫曼赫塞擺出一種戰鬥的姿勢,站在少年的立場,強烈批判當時的社會以及不人道的教育制度,而我就是那個飽受摧殘,逃離教會學校的孤獨少年漢斯。但是漢斯死了,替代我死了,我內心的暴風雨慢慢平息,平安的從車輪下逃生,一直到現在。
★想知道自己有沒有安全感?打開你家的冰箱就知道了,如果屯積過量的食物,就表示需要重新調整安全感不足的心態。
★對我來說,書就是必需品。讀書的最高境界為丟書、無書,因為放眼望去天地間無一不是無字之書。然而丟書無書,如此境界必須歷經幾生幾世的努力才能夠到達。
★書寫是為了分享,只閱讀而不整理以及與人分享,我深覺是一種罪惡。書寫是閱讀的完成。
★我一天至少讀一本書,最多的時候,一天可以讀到五本,這還不是紀錄,據我所知,有人可以一天讀二十本。當閱讀累積到一定的量,一本書屬不屬於你,通常翻讀幾頁就知道,你也很快能夠辨認出每一本書的特點,找到自己之所需。閱讀就是如此,當你讀得夠多,便理解得愈快;理解得愈快,又讀得更多,並且與原來的知識系統連結。不過小說除外,它需要一段不被干擾的時間,最適合在飛機上閱讀。
★一個人為什麼對閱讀如此執著、如此拚命?
理由很簡單,因為讀書曾經救過我的命。
★有一天,我讀到赫曼赫塞的《車輪下》,這本書救了我。赫曼赫塞擺出一種戰鬥的姿勢,站在少年的立場,強烈批判當時的社會以及不人道的教育制度,而我就是那個飽受摧殘,逃離教會學校的孤獨少年漢斯。但是漢斯死了,替代我死了,我內心的暴風雨慢慢平息,平安的從車輪下逃生,一直到現在。
2017年5月17日 星期三
[書摘]《被展示的傷口》@陳佳利
《被展示的傷口:記憶與創傷的博物館筆記》@陳佳利
典藏藝術家庭 200703初版
(節錄自 3. <災難、創傷記憶與博物館>)
創傷的形成
Caruth(1996)追溯創傷的字源,指出創傷(trauma)希臘文原意為傷口(wound),指的是身體的傷口,原始的意義並不意含精神或心靈方面的傷痛。後來佛洛伊德(Freud)的精神分析學說才將創傷的意涵由身體的傷口延伸到精神的傷口,意謂精神所經驗之時間、自我及世界與現實間的斷裂狀態。而形成創傷的原因,佛洛伊德認為是能量失去平衡所導致,他並且以能量經濟學的觀點分析指出:「『創傷的』一詞事實上除了這個『經濟的』意義之外無他」(葉頌濤譯1988:263)。所謂失去平衡,他解釋如下:
一種經驗如果在很短的時間內,使心靈遭受非常高度的刺激,以致無論用接納吸收的方式或調整改變的方式,都不能以常態的方法來適應,結果最後又使心靈的有效能力之分配,遭受永久的擾亂,我們稱之為創傷的經驗(葉頌濤譯1988:264)。
佛洛伊德強調的是突如其來的高度刺激,所帶給主體之能量失衡。而心理學家McNally(2003)則將創傷(trauma)的定義為:「一個客觀的事件(an objectively defined event)、個人對其主觀之意義詮釋(the person's subjective interpretation of its meaning)及個人對其情緒性之反應(the person's emotional reaction to it)」(78)。在這裡,構成創傷主要是由事件及個人對其詮釋與反應所構成的,其中時間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沈志中(2004)運用精神分析理論,指出事件構成創傷的三個時間:
一、為事件發生時,因為其無預期性,因此無法為經驗主體所掌握及了解,而產生了創傷的第一時間。
二、將事件予以標記或符號,使其得以重新建構與詮釋,而這個重新詮釋建構的工程則構成創傷的第二時間。
三、因為事件之無可理解與其所帶來的焦慮,因此需要不斷地重複討論與詮釋,形成了創傷的一再重複,成為創傷的第三時間。
典藏藝術家庭 200703初版
(節錄自 3. <災難、創傷記憶與博物館>)
創傷的形成
Caruth(1996)追溯創傷的字源,指出創傷(trauma)希臘文原意為傷口(wound),指的是身體的傷口,原始的意義並不意含精神或心靈方面的傷痛。後來佛洛伊德(Freud)的精神分析學說才將創傷的意涵由身體的傷口延伸到精神的傷口,意謂精神所經驗之時間、自我及世界與現實間的斷裂狀態。而形成創傷的原因,佛洛伊德認為是能量失去平衡所導致,他並且以能量經濟學的觀點分析指出:「『創傷的』一詞事實上除了這個『經濟的』意義之外無他」(葉頌濤譯1988:263)。所謂失去平衡,他解釋如下:
一種經驗如果在很短的時間內,使心靈遭受非常高度的刺激,以致無論用接納吸收的方式或調整改變的方式,都不能以常態的方法來適應,結果最後又使心靈的有效能力之分配,遭受永久的擾亂,我們稱之為創傷的經驗(葉頌濤譯1988:264)。
佛洛伊德強調的是突如其來的高度刺激,所帶給主體之能量失衡。而心理學家McNally(2003)則將創傷(trauma)的定義為:「一個客觀的事件(an objectively defined event)、個人對其主觀之意義詮釋(the person's subjective interpretation of its meaning)及個人對其情緒性之反應(the person's emotional reaction to it)」(78)。在這裡,構成創傷主要是由事件及個人對其詮釋與反應所構成的,其中時間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沈志中(2004)運用精神分析理論,指出事件構成創傷的三個時間:
一、為事件發生時,因為其無預期性,因此無法為經驗主體所掌握及了解,而產生了創傷的第一時間。
二、將事件予以標記或符號,使其得以重新建構與詮釋,而這個重新詮釋建構的工程則構成創傷的第二時間。
三、因為事件之無可理解與其所帶來的焦慮,因此需要不斷地重複討論與詮釋,形成了創傷的一再重複,成為創傷的第三時間。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