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日 星期日

[書摘]《薛西弗斯的神話》@Albert Camus卡繆(沈台訓 譯)

《Le mythe de sisyphe》@Albert Camus卡繆(沈台訓 譯)

商周出版 20150707初版

(節錄自 荒謬的推理<荒謬的高牆>)

的確,我究竟可以對什麼事物或人說出:「我知道!」我可以感覺到我的心臟,所以我判斷它是存在的。我可以觸摸到這個世界,所以我判斷它是存在的。我所有的知識就到此為止了,其餘的都來自建構。而如果我想要掌握這個我確信存在的自我,如果我試圖去界定它與概括它,那麼它不過如同從指縫落下的水滴。我可以畫出一張張它所呈現的面貌,以及一切人們所賦予它的面貌,比如教育、出身、熱情或沉默、高尚或卑劣。但我們無法添加面貌。屬於我的這一顆心,對我來說永遠難以界定。我對於自己存在的確定性,與我試圖用來證明那個確定性的內容,兩者之間的鴻溝永遠無法填平。我將永遠是我自己的陌生人。在心理學上,如同在邏輯上,存在某些事實,卻毫無真理可言。蘇格拉底說「認識你自己」,其價值等同於在告解室中的「明德行善」。這些說法透露出鄉愁的同時,也流露出無知。它們都是徒勞的遊戲,即便談論的是重大的生命主題。它們是合理的只在於它們看起來是相近的。

2017年7月18日 星期二

[書摘]《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Charles Duhigg查爾斯·杜希格(鍾玉玨、許恬寧 譯)

《The Power of Habit》@Charles Duhigg查爾斯·杜希格(鍾玉玨、許恬寧 譯)

大塊文化 201210初版一刷/201211初版三刷

(節錄自 4 <核心習慣 哪些習慣最重要?>)

以過去十年來針對運動如何影響每日慣性行為的多項研究為例,人們開始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後,儘管只是一週一次,也能改變其他多項不相關、無交集的生活模式,而且改變是潛移默化、不知不覺的。有運動習慣的人通常吃得較健康,工作產能也高。他們不常抽菸,對於同仁與家人較有耐心。他們較少刷信用卡,也比較沒有壓力。雖然不是百分之百清楚箇中原因,但是多數人認為,運動是核心習慣,可以帶動廣泛而全面的改變。羅德島大學研究員詹姆斯·普洛夏斯卡(James Prochaska)說:「運動會擴散或延伸,讓人能更輕鬆地培養其他好習慣。」

2017年7月16日 星期日

[心得]遺忘‧記憶‧重生─第六屆青年人權體驗營

首先,感謝景美人權園區用心規劃青年人權體驗營,尤其前導課程,我收穫良多!

這趟綠島人權主題深度之旅令我最心驚、震懾的是,若把我拋入白色恐怖的脈絡下,我肯定會被抓,我是標準的政治犯、思想犯、叛亂犯,我參加社會運動、我參加讀書會讀馬克思、我常講執政黨的壞話…,如果國家因此抓我,我將對我的國家有恨,對我所為無怨無悔。

在我認識白色恐怖這段歷史的過程中,有些人生疑惑終於獲得解答。

「在臺灣,最博學多聞、有理想抱負、具獨立思考力的那群人,在白色恐怖時期被消滅殆盡了!」

原來,這就是我們世代對立如此嚴重的原因之一,因為當年,剩下來的人都是聽話的、乖的、盲從的、相信權威、被黨國教育洗腦的人(雖然這樣講我們的長輩我很罪惡,但這是合理的推斷),「政治是骯髒的,不要碰,碰了也不會更好,什麼也不會改變」這種對政治悲觀消極的想法,就是這個時期的遺毒,如果父母用這種話繼續教育下一代,一代傳一代,還以為完全不管政治是最上策,臺灣當然不會好。

白色恐怖洗腦教育的影響是全面且深遠的,曾經,我告訴父母,「政治人物就是希望人民以為政治很髒,大家遠離政治,對政治冷感,他們就可以胡作非為」、「政治與每一個人都有關,你不管政治,政治也會來管你,舉例來說,我們每天吃的食物、呼吸的空氣,我們渴望的食品安全、零空汙,就和政治有關」等等……可是,我父親寧可每天看電視新聞邊看邊罵,也不希望我去社運現場。

以前,我總是把父母的行為歸咎於個人的保守,我發現,認識白色恐怖,是理解父母的一條路徑,也是瞭解自己的一扇窗。


2017年5月23日 星期二

[節錄]我閱讀,因為讀書救過我的靈魂

原文出處:https://bookzone.cwgv.com.tw/topic/details/207

★想知道自己有沒有安全感?打開你家的冰箱就知道了,如果屯積過量的食物,就表示需要重新調整安全感不足的心態。

★對我來說,書就是必需品。讀書的最高境界為丟書、無書,因為放眼望去天地間無一不是無字之書。然而丟書無書,如此境界必須歷經幾生幾世的努力才能夠到達。

書寫是為了分享,只閱讀而不整理以及與人分享,我深覺是一種罪惡。書寫是閱讀的完成。

我一天至少讀一本書,最多的時候,一天可以讀到五本,這還不是紀錄,據我所知,有人可以一天讀二十本。當閱讀累積到一定的量,一本書屬不屬於你,通常翻讀幾頁就知道,你也很快能夠辨認出每一本書的特點,找到自己之所需。閱讀就是如此,當你讀得夠多,便理解得愈快;理解得愈快,又讀得更多,並且與原來的知識系統連結。不過小說除外,它需要一段不被干擾的時間,最適合在飛機上閱讀。

一個人為什麼對閱讀如此執著、如此拚命?
    理由很簡單,因為讀書曾經救過我的命。

有一天,我讀到赫曼赫塞的《車輪下》,這本書救了我。赫曼赫塞擺出一種戰鬥的姿勢,站在少年的立場,強烈批判當時的社會以及不人道的教育制度,而我就是那個飽受摧殘,逃離教會學校的孤獨少年漢斯。但是漢斯死了,替代我死了,我內心的暴風雨慢慢平息,平安的從車輪下逃生,一直到現在。

2017年5月17日 星期三

[書摘]《被展示的傷口》@陳佳利

《被展示的傷口:記憶與創傷的博物館筆記》@陳佳利

典藏藝術家庭 200703初版

(節錄自 3. <災難、創傷記憶與博物館>)

創傷的形成

Caruth(1996)追溯創傷的字源,指出創傷(trauma)希臘文原意為傷口(wound),指的是身體的傷口,原始的意義並不意含精神或心靈方面的傷痛。後來佛洛伊德(Freud)的精神分析學說才將創傷的意涵由身體的傷口延伸到精神的傷口,意謂精神所經驗之時間、自我及世界與現實間的斷裂狀態。而形成創傷的原因,佛洛伊德認為是能量失去平衡所導致,他並且以能量經濟學的觀點分析指出:「『創傷的』一詞事實上除了這個『經濟的』意義之外無他」(葉頌濤譯1988:263)。所謂失去平衡,他解釋如下:

一種經驗如果在很短的時間內,使心靈遭受非常高度的刺激,以致無論用接納吸收的方式或調整改變的方式,都不能以常態的方法來適應,結果最後又使心靈的有效能力之分配,遭受永久的擾亂,我們稱之為創傷的經驗(葉頌濤譯1988:264)。

佛洛伊德強調的是突如其來的高度刺激,所帶給主體之能量失衡。而心理學家McNally(2003)則將創傷(trauma)的定義為:「一個客觀的事件(an objectively defined event)、個人對其主觀之意義詮釋(the person's subjective interpretation of its meaning)及個人對其情緒性之反應(the person's emotional reaction to it)」(78)。在這裡,構成創傷主要是由事件及個人對其詮釋與反應所構成的,其中時間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沈志中(2004)運用精神分析理論,指出事件構成創傷的三個時間:
    一、為事件發生時,因為其無預期性,因此無法為經驗主體所掌握及了解,而產生了創傷的第一時間。
    二、將事件予以標記或符號,使其得以重新建構與詮釋,而這個重新詮釋建構的工程則構成創傷的第二時間。
    三、因為事件之無可理解與其所帶來的焦慮,因此需要不斷地重複討論與詮釋,形成了創傷的一再重複,成為創傷的第三時間。

2017年5月2日 星期二

[書摘]《邱妙津日記》@邱妙津 2

《邱妙津日記》@邱妙津

INK印刻文學 200712初版/20130620初版七刷

(節錄自 1990年  <五月二日>)

現在變成當我煩悶時我就逛書店,找奇怪的書,看到可能絕版的書就忍不住瘋狂購買,這種屯積「書糧」的怪癖,已成了我最足以傲人的財富,而累積下龐大的「書債」也成了我一筆大的精神和經濟負擔。

2017年4月30日 星期日

[書摘]《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Allan G.Johnson 亞倫·強森(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 譯)

《The Gender Knot-Unraveling Our Patriarchal Legacy》@Allan G.Johnson 亞倫·強森(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 譯)

群學出版 200803一版一印/200808一版二印


(節錄自 二部曲 6 關於父權的思考:戰爭、性及工作)

我們生活所在的父權異性戀體制,只是普同現象其中的一個版本,因為每個文化都有關於性的觀點,且有很多表現的形式,從異性戀、雙性戀、同性戀到多重性欲,從平等的愉悅到性愉虐(sadomasochism),從神聖的儀式到褻瀆的娛樂。基本上,父權式的性的問題在於它將性與控制、宰制與暴力連結起來。過去許多年來,許多反暴力運動的女性主義者否認這論點,認為性暴力完全是一種權力的展現而與性無關。然而,她們忽略了暴力既關於權力也關於性的可能性,這可能意味著性與暴力是以兩個獨立的動機來運作(性暴力作為「性+暴力」)。然而,在一個比較深的層次,重要的是了解父權文化藉由權力與男性特權來定義主流的性(sexuality),而權力與男性宰制往往是以性的相關辭彙來表達的。所有這些意味著,在異性戀的關係中很難不涉及權力的問題,或是談權力而不訴諸性意象。在父權之下被定義為正常的性,是一種性的社會建構的版本,而此版本將性與權力及男性宰制連結在一起。如果我們否認這個連結而不去看性已被潛在的暴力所汙染,我們就不能看見真正問題的所在,以及需要改變的是什麼。

2017年4月29日 星期六

[書摘]《邱妙津日記》@邱妙津 1

《邱妙津日記》@邱妙津

INK印刻文學 200712初版/20130620初版七刷

(節錄自 1989年  <六月二十三日>)

唉,一再的挫敗,我真厭倦了這些,卻沒辦法阻止這些挫敗的發生,把我從這種活著的挫敗裡拖走吧,像今天的個案所說「像個廢人」。朋友說「不要自憐」,但要持續地堅強卻太辛苦了。還是那句話:「武裝自己成為沒人傷害得了,保護自己不受外界侵犯」。不要自憐,不要因外界掉淚,說一百次。

(爸,我不想念大學了,可以嗎),我也不知道不念大學我可以做什麼,我只知道我可以讀可以寫,但這夠嗎?但重點不在不念大學,因為連自由的大學生活我都擔當不了,我什麼生活也過不好,是活著本身的問題,像太宰說的「活著就是罪惡的根源」。想起今天看的那本《心理治療案例選粹》中一個個案的治療師問精神病患,「你什麼時候決定要發瘋的?」,我則該問自己,「我什麼時候決定要活不好的?」(爸,這麼多年了,我總活不好,我沒辦法喜歡活著,不想活了,可以嗎?)活著太痛苦了,我只能逃到文學的世界裡,真的是逃。

2017年4月24日 星期一

[書摘]《依戀障礙》@岡田尊司(邱香凝 譯)

《依戀障礙:為何我們總是無法好好愛人,好好愛自己?》@岡田尊司(邱香凝 譯)

聯合文學 201609初版/20160910初版二刷

(節錄自 第五章 <依戀形式與人際關係、工作、情感>)

安全型的特徵

安全型依戀形式(以下簡稱安全型)最大的特徵,就是在人際關係上的穩定度。安全型的人理所當然地確信,自己依戀且信賴的人會永遠愛著自己。他們不會為擔心失去愛或被討厭之類的事而煩惱,也相信當自己遇到困難或求助時,對方一定會有所回應。正因如此,安全型的人才能毫無負擔地與信賴的人商量難處或請求協助。

2017年4月21日 星期五

[書摘]《我愛過的那個時代》@川本三郎(賴明珠 譯)2

《我愛過的那個時代:當時,我們以為可以改變世界》@川本三郎(賴明珠 譯)

ThinKingDom新經典文化 20111015初版一刷/20150508初版四刷

(節錄自 Side-A <拒絕採訪>)

說著之間,她開始哭起來。當時,我應該留意到,她去墮胎了。

被忙碌的工作逼急的我,就讓她那樣回去了,和M也漸漸疏遠,當一個記者某種意義上不得不做人冷淡,如果跟被採訪的人一一認真往來的話,身體實在吃不消。M的事我寫過一次報導。在我心中我跟M的關係已經結束了,工作結束後還繼續和M來往老實說很累。這是身為記者的殘酷現實。M那麼強悍,所以我的確安心,他不跟我交往也可以活下去吧。

[書摘]《觀看的方式》@John Berger約翰·伯格(吳莉君 譯)2

《Ways of seeing》@John Berger約翰·伯格(吳莉君 譯)

麥田出版(城邦文化) 200510初版一刷/201008二版一刷

(節錄自 3 鏡子的真正功能/是讓女性成為共犯,/和男人一樣,/首先把她自己當成一種景觀。)

根據傳統的習俗與慣例,女性的社會存在與風度和男性截然不同,這點近來雖然已遭到質疑,但其根基並未動搖。男性的風度取決於他能許諾多少權力。假使他能許諾的權力很大,而且很可靠,那麼他的存在就很惹人注目。反之,他的存在就顯得渺小卑微。這種權力可以是道德的、體格的、氣質的、經濟的、社會的和性方面的,但許諾的對象永遠是別人。男性的存在意味著他有能力對你或為你做什麼。他的風度也可能是虛張聲勢的,也就是假裝他有能力做什麼但其實不然。但這種偽裝總是為了展現他可以對別人施展某種權力。

相反的,女性的社會風度說明了她是如何對待自己,以及界定出別人該如何對待她。她的風度展露於她的姿勢、聲音、意見、談吐、打扮、品位和選擇的場合——事實上,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她能做的每一件事,都能為她的風度增色。這種風度簡直就像是從她這個人體內散發出來的,以致男性總傾向把女性的存在想像成某種幾乎看得到、聞得到或摸得到的揮發物,像是某種熱氣、香味或靈光。

2017年4月19日 星期三

[書摘]《觀看的方式》@John Berger約翰·伯格(吳莉君 譯) 1

《Ways of seeing》@John Berger約翰·伯格(吳莉君 譯)

麥田出版(城邦文化) 200510初版一刷/201008二版一刷

(節錄自 7 本質上,/廣告是鄉愁懷舊的。/它必須把過去賣給未來。)

廣告提供購買者一種自我影像,影像中的他因為購買了廣告正試圖推銷的產品或機會而變得充滿魅力。這幅影像讓他羨慕起轉變後的自己。然而是什麼原因讓他覺得影像中的自己令人羨慕。答案是別人的羨慕。廣告是關於社會關係,而非物品。它的承諾跟享樂無關,它的承諾是快樂:快樂是由別人根據你的外在所做的判定。魅力就是擁有讓人羨慕的快樂。

2017年4月18日 星期二

[書摘]《我愛過的那個時代》@川本三郎(賴明珠 譯)1

《我愛過的那個時代:當時,我們以為可以改變世界》@川本三郎(賴明珠 譯)

ThinKingDom新經典文化 20111015初版一刷/20150508初版四刷

(節錄自 Side-A <罪惡感>)

我那一陣子對示威遊行的採訪工作,開始漸漸感覺痛苦起來。對才大學畢業不久的記者來說,其實採訪示威遊行時的心情很複雜。不久前自己還是學生,是參加遊行的一方。什麼時候會被逮捕?被逮捕會不會影響到以後的就業?老實說我是心裡七上八下地走在遊行隊伍裡。

[書摘]《洪荒三疊》@柯裕棻

《洪荒三疊》@柯裕棻

INK印刻文學 20130430初版

(節錄自 輯五 洪荒三疊 <流雲>)

我真心向他道謝。
他說:「我不能再來找你。」
「當然,你考完了換我考。沒完沒了的。算了。」
「欸,你到底在恨甚麼?你渾身是刺到底是為什麼?」
「我只是沒有教養而已。」
「這倒是看不出來啊。」

當然。怎能讓這膚淺無情的世界看出我對付它的方式呢。我手無寸鐵迎上去與它對決,我無所珍愛,它便無從掠奪。

「你快走吧。你的人生誰也承擔不起。」我尖銳地說。

2017年4月17日 星期一

[心情隨筆]23.25歲:寫一封「給政大選研電訪工作」的情書(上)

(敬告天下雜誌調查中心與政大選舉研究中心:如果內容有任何涉及保密條款的部分,請立即聯絡我,我必立即刪除!)

請問你看不看那些提供數據的報導?你可曾想過,那些數據都是電訪員們一通一通打出來的嗎?為了認識這個社會,匯集四面八方,來自不同背景的民意,就是需要倚靠「電訪員」,這一群很隱性的工作人員,每個人4小時打一兩百通電話,最後完成可能不到10份問卷的速度,聚沙成塔地接力達成。

曾經,我也是遇到訪問電話八成會拒訪的那一群人,但是,從事電訪工作後,我不但改觀了,出乎意料的是,電訪工作使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沒錯,今天我想分享我的電訪工作經驗,以及電訪工作之於我的生命意義。


我與電訪工作的緣起:天下雜誌調查中心

大三上,剛被結束了學校秘書室的打工(後來想起這件事,才發現自己當時滿糟糕的,對自己對他人都不夠誠實,最後竟然是別人做決定,應了我的心意),還好結束了,我才會開始找下一份打工,開始追求高於基本工資的薪水,此時,正巧在FB政大學生交流板,瞧見天下雜誌調查中心的徵才訊息,其特別註明「非推銷,無業績壓力」,130元/hr(當時基本工資是115元/hr),視表現與排班狀況核發額外績效獎金(這是真的^^最後實領的薪水高於140/hr,不過請別忘了上班有成本(通勤時間與費用)唷!^.<),於是我就向「錢」衝了!XD

PS.在這裡我還認識了2個朋友,其中一個(琬心^^)到現在還有聯絡。


我為時薪190元的拼搏:政大選舉研究中心

2017年4月12日 星期三

[影展即時心得]2017金馬奇幻影展

昨日盛開的花朵 The Bloom of Yesterday(2016)
20170407 21:40 @in89 1廳 R排10號(即將上映)

故事主線概念很好,涉及道德問題「納粹家庭/後代家屬有權利幸福快樂嗎?」。

可惜劇本有問題,處理議題太龐雜,包括納粹、大屠殺、性、資本主義、心理疾病、夫妻關係、安樂死等,所以有的只是蜻蜓點水,人物角色扁平(為了讓大家對號入坐?),性格、背景等細節刻畫不足,觀眾無法產生投射或認同,劇情有些太刻意,好似只為推動劇情而寫。導演的場面調度能力不錯,但仍有太刻意、炫技之嫌。美術極佳。有顆鏡頭,「人和床」整個upside down在畫面上方,我滿印象深刻的,恕我眼拙,不曉得這是否算是創意還是學習他作的手法,歡迎和我討論^^

題材同是處理「受害者家屬與加害者家屬,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的作品,我首先聯想到的是日劇《儘管如此也要活下去》,11X54分鐘的日劇《儘》故事說得精采動人,笑梗也沒少鋪,《昨》的敘事明顯遜色,我有2種猜想。